省畜牧總站抓點示范助推永昌縣打造奶綿羊產業集群新高地
今年以來,按照省農業農村廳、省畜牧獸醫局的統一部署,省畜牧總站奶產業抓點示范工作組協同市區兩級畜牧推廣部門,通過技術指導、掛牌督導、現場培訓、座談交流等方式,針對永昌縣奶產業存在的短板和瓶頸,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抓點示范工作。一年來,永昌縣緊緊圍繞優勢特色奶產業,通過政策有力促進、“鏈主”強力帶動、科技大力支撐等措施,著力打造結構合理、鏈條完整的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特色奶綿羊產業集群。
一、積極推進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
永昌縣建設建成萬只規模奶綿羊養殖場1個,在建萬只奶綿羊養殖場區1個,現已完成工程總量的90%。泌乳羊比例達12.4%以上,個體產奶量0.55噸以上,生鮮乳質量指標全面達標。全縣奶綿羊群體規模達2.1萬只,其中標準化示范基地存欄奶綿羊存欄1.9萬只,占比90.4%。其中,甘肅元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生態牧場已全部實現了電子耳標識別,自動分群、自動稱重、羊只保定孕檢等智能化管理設備,其奶綿羊核心育種場已被認定為國家級布魯氏菌病進化創建場和國家級獸用抗菌藥減量化行動示范場,成為全國首個萬只奶綿羊生態牧場。
二、科技支撐助力良繁體系建設
從新西蘭引進東佛里生羊冷凍胚胎,采取胚胎移植生產方式,以當地品種培育形成以“東湖F1代”為主的乳肉兼用型奶綿羊。通過胚胎移植產活東佛里生羔羊0.92萬只。同時利用最新測序技術對東佛里生種公羊進行基因組測序,進一步探究影響高泌乳量、高繁殖率和高生長速度的遺傳機制,從分子層面對種羊進行直接選擇,并對影響主要經濟性狀的基因進行有效聚合,大幅度提高育種效率。
三、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鼓勵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戶參與發展奶綿羊產業,目前,已吸引136戶已脫貧戶籌資320多萬元入股龍頭企業;吸納27個村集體發展資金1100多萬元,入股參與奶綿羊養殖龍頭企業經營,累計分紅近300萬元;免費為86戶脫貧戶供應種羊1300多只,帶動脫貧戶均年增收1.1萬元以上。
自2018年開始,永昌縣在國內首次引進東佛里生奶綿羊并開展雜交利用,進行乳肉兼用奶綿羊新品種的培育,經過近5年的級進雜交、橫交固定和世代選育,目前形成了國內最大的東湖雜交奶綿羊育種群體,永昌縣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奶綿羊種羊和綿羊奶生產基地。今后,省畜牧總站將持續加強對永昌縣的奶綿羊產業技術服務,不斷促進永昌縣奶產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韓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