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縣綜合利用讓秸稈變廢為寶
今年以來,瓜州縣在實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中,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建設、農戶參與的運營模式,運用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讓秸稈變廢為寶。
構建可持續運行新模式
“過去秸稈沒人要,如今變成了寶,不僅‘年年禁燒年年燒’的難題解決了,農戶的收入也增加了?!闭f起秸稈綜合利用帶來的好處,瓜州縣河東鎮七道溝村黨總支書記閆開鋒很高興,“廢秸稈現在成了‘香餑餑’,天藍地綠空氣新的美麗鄉村又回來了?!?/p>
瓜州縣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盛產蜜瓜、枸杞、甘草、棉花等特色農產品。棉花、制種玉米是瓜州縣大量種植的農作物,種植面積在35萬畝以上。統計顯示,2021年全縣棉花、玉米、小麥等作物共產生秸稈近25萬噸以上。
長期以,人們來對秸稈資源認識不足,綜合利用水平低,不僅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焚燒現象時有發生,污染環境,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今年,瓜州縣獲得甘肅省2022年第二批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720萬元的資金支持。
項目下達后,瓜州縣按照“抓大育小,板塊推進,綜合統籌,整體提升”的思路,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建設、農戶參與的運營模式,運用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構建形成可持續運行的產業發展模式,使全縣秸稈收儲運體系不斷健全,秸稈利用市場主體進一步壯大,市場運行機制不斷完善,秸稈產業化利用結構更加優化。
瓜州縣科技局局長張海兵介紹,目前,全縣已建成秸稈綜合利用示范點2個,綜合秸稈利用量將達到29萬噸,綜合利用率將達到90.3%。示范帶動全縣秸稈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全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三化”讓秸稈變廢為寶
走進瓜州縣河東鎮正裕農牧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草顆粒生產車間,自動化的秸稈加工設備全負荷運轉,粉碎后的秸稈通過壓縮烘干加工處理后,搖身一變成為大小一致的顆粒狀飼料,實現了“身價倍增”。
飼草顆?;?,密度比原樣增加5倍以上,體積減少,方便貯存和運輸的。
“目前,飼草顆粒市場需求量比較大,我們收購當地的玉米桿、甘草秧、苜蓿,按照不同比例搭配制作加工,可為河東鎮及周邊鄉鎮大型養殖企業和養殖戶提供顆粒飼料,滿足了養殖戶季節性的飼草供應提供均衡保障?!痹摴矩撠熑诵ぐl明說。
今年,該公司在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的支持下,對生產車間進行了擴建,年加工秸稈增加到6000噸左右,可回收周邊鄉鎮2萬畝農作物秸稈。
秸稈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4噸秸稈的營養價值相當于1噸糧食,在秸稈飼料化利用建設工程中,瓜州縣重點以瓜州縣益農農業發展公司和瓜州縣興牧草畜產業有限公司為主,建設秸稈飼料化加工車間2個,推進全縣13個農村鄉鎮75個行政村的秸稈綜合利用,年加工秸稈能力達到30萬噸以上。
張海兵介紹,秸稈不僅能變飼料,還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物能源,2噸秸稈能源化利用熱值可替代1噸標準煤,推廣秸稈能源化利用,可有效減少一次能源消耗。
走進瓜州興牧草畜產業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秸稈固化成型顆粒燃料加工車間。目前,瓜州縣正在推進西湖鎮、瓜州鎮、南岔鎮、梁湖鄉、廣至鄉等周邊鄉鎮的秸稈綜合利用點,建成后年加工秸稈5萬噸,年生產燃料顆粒2萬噸。面對高煤價,可以極大的緩解周邊老百姓用能問題。
秸稈還田是目前處理秸稈比較好的一種方式。瓜州縣大力推廣秸稈肥料化技術,實現秸稈有效轉化,重點以瓜州縣興牧草畜產業有限公司以為主,推進瓜州鎮、南岔鎮、西湖鎮、梁湖鄉、廣至藏族鄉等周邊鄉鎮的20多個行政村的秸稈綜合利用,新建秸稈肥料加工車間1個。
另一方面,瓜州縣在瓜州鎮加快生物質燃料鍋爐建設及生物質烤火爐建設工作,為該鎮小區居民90戶、商戶42戶、村委會及鎮辦公樓等1.3萬余平方米和共計600余人提供供熱資源。購置500余臺生物質燃料烤火爐,在瓜州縣河東鎮、梁湖鎮、鎖陽城鎮、三道溝鎮、沙河鄉、廣至鄉組織以整村整組模式推進,全縣建成綠色低碳示范村組5個,清潔能源走進了鄉村。
實現經濟社會生態“三效益”
“通過農作物秸稈打捆,一畝地玉米秸稈能打包20個草墩,額外增加140元的收入,同時還能帶動就業?!惫现菘h三道溝鎮三道溝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機操作員焦洋說。
“秸稈能創造收入,在過去,許多人都不敢想”。張海兵表示,瓜州縣通過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的實施,推進秸稈多元化循環利用。企業就近回收農作物秸稈,每噸減少投入約100元,農戶通過出售秸稈,每畝增加收入100元以上。
據測算,項目實施以后,各秸稈生產加工企業綜合增加用工200多名,可解決就業崗位200多個,增加農民工收入近600萬元;同時可帶動養殖業、運輸業、機械加工、等相關行業發展,促進適用農機具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促進縣域經濟健康壯大發展。
生態效益,通過項目的建設實施,將農作物秸稈粉碎還田,減少了秸稈焚燒的幾率,防止對大氣污染氣體的排放,將作物秸稈用于燃料、飼料和基肥等,使農作物秸稈能源化、肥料化、資源化利用,既實現了減少廢棄物排放,又提供了清潔的生活能源和生產能源,并隨著周而復始的運行使廢棄物的再利用資源化。
社會效益,深入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建立可持續的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促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通過發展秸稈飼料化利用,逐步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觀念,轉變秸稈利用方式和養殖業生產方式,促進了全縣養殖業發展,為城鄉居民提供了優質安全的牛羊肉,豐富了城鄉菜籃子。
編輯:韓凝